《大决战》:领袖没有肚量和胸襟前线将士就会多流血牺牲!
在观看《大决战》的时候,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蒋介石和两个人的指挥才能,前者则是一万个不放心,来回奔波,恨不能亲自上阵杀敌,而后者则是尽量放权给前线指挥员,并尽可能提供帮助。这样一对比,立马看出双方指挥水平的差异,难怪郭汝瑰曾经对蒋介石的指挥才能很是贬低,反而觉得其御下的手段,令他印象深刻。总而言之,如果领袖没有足够的肚量和胸襟,那么前线将士就会多流血牺牲。
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中原的徐蚌会战,蒋介石最喜欢干的事情,就是临场发挥,直接给前线兵团司令和军长们下达作战任务。他这样做一方面则是防止命令一层层传达,容易泄露,甚至贻误战机;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前线将领擅自做主,损兵折将,把他的军队打没了。在剧中,我们可以看到杜聿明正在指挥徐州三十万大军后撤,结果老蒋空投一个亲笔书信,就让他们转道去救被围的黄维兵团,因此贻误撤退的时间,最终被粟裕的华野大军围住,这样的临时变卦现象,屡见不鲜。
相比较蒋介石的一味蛮干,毛主席的策略则是高明很多。他和前线指挥将领如果有矛盾,则是反复劝说,而不是一味命令。比如说,原来不敢打锦州,于是毛主席好几次发电报分析战情,苦心劝说,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。同时,对于粟裕的指挥作战,遇到相矛盾的地方,毛主席也是尽量尊重前线指挥人员的意见,合理就遵循,而不是一味通过命令的方式干预。这样就使得东野和华野的指挥人员可以放开手脚,根据敌情积极指挥战斗,有效打击敌人,确保胜利。
反观蒋介石安排到前线的指挥官,比如说卫立煌在东北,眼看大事不妙,于是龟缩不前,避免自己犯错误,落人口实。尽管丢掉东北,老蒋也没有多加指责。同样,刘峙在徐州剿总的位置上,也是无所作为,整天唱歌跳舞,吃喝玩乐,故而老蒋却很信任他。杜聿明积极指挥战斗,老蒋反而很反感他。因此,对于蒋介石来说,派往前线的最高指挥官,并不给于实权,顶多就是一个摆设,真正在幕后操控的则是自己。这样一来,战役的效果并不好,屡战屡败,损失惨重,最终走向崩溃。赛马会救世网,
栏目导航
阅读排行
以上两个是普洱茶变味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即07-31
他的发挥有些不正常詹皇此役在进攻端面对巴11-30
【教师节】??爱国爱校守初心,尊师重道薪火传02-06
此前报道:《你好就是赚1br 然而03-06
合作条件01-01
干货!2021年中国证券行业龙头企业分析——中信证券: 财富管理07-14
《大决战》:领袖没有肚量和胸襟前线将士就会多流血牺牲!07-22
全国大学英语四、六级考试成绩今公布08-19
忘了怎么查询四六级成绩 最新英语四六级成10-24
捐出水果200余吨而“春暖花开”项目作为01-11